毫米波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38例疗效观察
- 分类:临床交流
- 作者:张少虹上海市徐汇区长桥地段医院,柏慧英上海梅山医院
- 来源:
- 发布时间:2021-03-26
- 访问量:19
【概要描述】
功能性消化不良(FunctionalDyspepsia,FD)是临床上最常见的一种功能性胃肠病,与精神神经功能紊乱、胃运动功能障碍有关[1,2]。普通人群中发病率占19%~41%,占消化科门诊的1/3以上。由于其病因和发病机制尚未清楚,治疗方案尚未统一。2000年1月~5月,作者采用毫米波治疗FD38例,获得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68例均为我院门诊及住院患者,均符合FD诊断标准[3],(1)持续性反复发作的上腹痛或不适;(2)或具有下列症状之一项或数项,即餐后饱胀、腹部胀气、嗳气,早饱、恶心、呕吐、胃灼热、胸骨后疼痛、反胃;(3)上述症状持续4周以上;(4)1个月内经胃镜、B 超和实验室检查排除消化性溃疡、胃新生物和肝胆胰等器质性疾病。随机分成两组, A 组(治疗组)38例,男18例,女20 例,年龄38~47岁,平均44岁,病程1.5~7年,平均4年。B组(对照组) 30例,男12例,女18例,年龄37~48岁,平均45岁,病程2.1~8.6年,平均4.8年。两组在性别、年龄、病程各方面均具有均衡性。
1.2方法:A组(毫米波治疗组)使用毫米波治疗仪频率42GHz,波长4mm,功率60mW,功率密度8mW cm2 ,嘱患者平卧,仪器预热15分钟,探头置于中脘处,紧贴皮肤,辐射治疗30分钟,1次/d,2周为1疗程。B组(药物治疗对照组)选用多潘立酮10mg,雷尼替丁0115g,均3次/d,口服,15天为一疗程。治疗中两组禁烟、酒、酸性和刺激性食物相同。
1.3疗效标准:显效:上腹不适、饱胀、烧灼感、嗳气、返酸、恶心等消化不良症状完全或基本消除,食欲较以前明显增加。有效:消化不良症状部分解除, 食欲较以前有所增加。无效:症状较以前无减轻或加重。
1.4统计学方法:采用秩和检验。
2结果
两组治疗后疗效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
3讨论
FD病因和发病机制与多种因素有关,其中包括胃、十二指肠动力障碍、胃感觉异常、胃电节律紊乱、胃酸分泌异常、继发幽门螺杆菌(HP)感染和精神因素等,因此针对某一因素的治疗如抑酸或促胃动力治疗不能对大多数患者都有效。作者曾根据发病机理不同及分型,使用不同药物组合治疗FD 获得较高疗效[4],但治疗时间较长,患者服药品种多,很大程度上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构成相当高的医疗费用,如何使用较为低廉的费用,安全有效处理消化不良是消化专业工作者颇受关注的问题之一。毫米波作为新的医用物理因子,在医学上应用已有10多年,特别是近年来,在探讨治疗消化性溃疡作用机制和疗效方面在医学上引起广泛兴趣[5,6],但治疗FD尚少有报道。毫米波属非电离辐射,科学家通过毫米波在分子和细胞水平上及活生物体上进行照射等大量研究发现,毫米波频率与人体组织细胞固有振动频率接近,尽管使用的毫米波能量较低, 穿透皮肤组织的深度不足1mm,却可对人体或动物远离照射中的器官或组织产生非热效应,仍然可以通过谐振传导人体并被机体组织细胞较好地吸收,有保护正常组织,对损伤有修复作用,从而维持正常的新陈代谢,使人体组织处于最佳状态,并纠正了各种功能失调。毫米波有以下生物学作用:(1)调节胃粘膜和平滑肌细胞代谢,促进上皮生长,加速伤口或溃疡愈合;(2)加强胃粘膜保护因子,减弱损伤因子,提高白细胞吞噬能力,调节免疫机能,促进炎症吸收,消除肿胀和疼痛。(3)使毛细血管扩张,加快组织血流,改善微循环。(4)抑制病毒和细菌生长;(5)缓解平滑肌痉挛,使肌张力降低,有助于胃十二指肠运动恢复正常的生理节律,加强幽门括约肌功能,防止十二指肠—胃反流。这些均有利于FD症状和体征的改善,使患者得以恢复正常生活。治疗过程中未发现明显毒副作用, 而且价格便宜,操作方法简单,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略)
毫米波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38例疗效观察
【概要描述】
功能性消化不良(FunctionalDyspepsia,FD)是临床上最常见的一种功能性胃肠病,与精神神经功能紊乱、胃运动功能障碍有关[1,2]。普通人群中发病率占19%~41%,占消化科门诊的1/3以上。由于其病因和发病机制尚未清楚,治疗方案尚未统一。2000年1月~5月,作者采用毫米波治疗FD38例,获得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68例均为我院门诊及住院患者,均符合FD诊断标准[3],(1)持续性反复发作的上腹痛或不适;(2)或具有下列症状之一项或数项,即餐后饱胀、腹部胀气、嗳气,早饱、恶心、呕吐、胃灼热、胸骨后疼痛、反胃;(3)上述症状持续4周以上;(4)1个月内经胃镜、B 超和实验室检查排除消化性溃疡、胃新生物和肝胆胰等器质性疾病。随机分成两组, A 组(治疗组)38例,男18例,女20 例,年龄38~47岁,平均44岁,病程1.5~7年,平均4年。B组(对照组) 30例,男12例,女18例,年龄37~48岁,平均45岁,病程2.1~8.6年,平均4.8年。两组在性别、年龄、病程各方面均具有均衡性。
1.2方法:A组(毫米波治疗组)使用毫米波治疗仪频率42GHz,波长4mm,功率60mW,功率密度8mW cm2 ,嘱患者平卧,仪器预热15分钟,探头置于中脘处,紧贴皮肤,辐射治疗30分钟,1次/d,2周为1疗程。B组(药物治疗对照组)选用多潘立酮10mg,雷尼替丁0115g,均3次/d,口服,15天为一疗程。治疗中两组禁烟、酒、酸性和刺激性食物相同。
1.3疗效标准:显效:上腹不适、饱胀、烧灼感、嗳气、返酸、恶心等消化不良症状完全或基本消除,食欲较以前明显增加。有效:消化不良症状部分解除, 食欲较以前有所增加。无效:症状较以前无减轻或加重。
1.4统计学方法:采用秩和检验。
2结果
两组治疗后疗效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
3讨论
FD病因和发病机制与多种因素有关,其中包括胃、十二指肠动力障碍、胃感觉异常、胃电节律紊乱、胃酸分泌异常、继发幽门螺杆菌(HP)感染和精神因素等,因此针对某一因素的治疗如抑酸或促胃动力治疗不能对大多数患者都有效。作者曾根据发病机理不同及分型,使用不同药物组合治疗FD 获得较高疗效[4],但治疗时间较长,患者服药品种多,很大程度上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构成相当高的医疗费用,如何使用较为低廉的费用,安全有效处理消化不良是消化专业工作者颇受关注的问题之一。毫米波作为新的医用物理因子,在医学上应用已有10多年,特别是近年来,在探讨治疗消化性溃疡作用机制和疗效方面在医学上引起广泛兴趣[5,6],但治疗FD尚少有报道。毫米波属非电离辐射,科学家通过毫米波在分子和细胞水平上及活生物体上进行照射等大量研究发现,毫米波频率与人体组织细胞固有振动频率接近,尽管使用的毫米波能量较低, 穿透皮肤组织的深度不足1mm,却可对人体或动物远离照射中的器官或组织产生非热效应,仍然可以通过谐振传导人体并被机体组织细胞较好地吸收,有保护正常组织,对损伤有修复作用,从而维持正常的新陈代谢,使人体组织处于最佳状态,并纠正了各种功能失调。毫米波有以下生物学作用:(1)调节胃粘膜和平滑肌细胞代谢,促进上皮生长,加速伤口或溃疡愈合;(2)加强胃粘膜保护因子,减弱损伤因子,提高白细胞吞噬能力,调节免疫机能,促进炎症吸收,消除肿胀和疼痛。(3)使毛细血管扩张,加快组织血流,改善微循环。(4)抑制病毒和细菌生长;(5)缓解平滑肌痉挛,使肌张力降低,有助于胃十二指肠运动恢复正常的生理节律,加强幽门括约肌功能,防止十二指肠—胃反流。这些均有利于FD症状和体征的改善,使患者得以恢复正常生活。治疗过程中未发现明显毒副作用, 而且价格便宜,操作方法简单,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略)
- 分类:临床交流
- 作者:张少虹上海市徐汇区长桥地段医院,柏慧英上海梅山医院
- 来源:
- 发布时间:2021-03-26
- 访问量:19
功能性消化不良(FunctionalDyspepsia,FD)是临床上最常见的一种功能性胃肠病,与精神神经功能紊乱、胃运动功能障碍有关[1,2]。普通人群中发病率占19%~41%,占消化科门诊的1/3以上。由于其病因和发病机制尚未清楚,治疗方案尚未统一。2000年1月~5月,作者采用毫米波治疗FD38例,获得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68例均为我院门诊及住院患者,均符合FD诊断标准[3],(1)持续性反复发作的上腹痛或不适;(2)或具有下列症状之一项或数项,即餐后饱胀、腹部胀气、嗳气,早饱、恶心、呕吐、胃灼热、胸骨后疼痛、反胃;(3)上述症状持续4周以上;(4)1个月内经胃镜、B 超和实验室检查排除消化性溃疡、胃新生物和肝胆胰等器质性疾病。随机分成两组, A 组(治疗组)38例,男18例,女20 例,年龄38~47岁,平均44岁,病程1.5~7年,平均4年。B组(对照组) 30例,男12例,女18例,年龄37~48岁,平均45岁,病程2.1~8.6年,平均4.8年。两组在性别、年龄、病程各方面均具有均衡性。
1.2方法:A组(毫米波治疗组)使用毫米波治疗仪频率42GHz,波长
1.3疗效标准:显效:上腹不适、饱胀、烧灼感、嗳气、返酸、恶心等消化不良症状完全或基本消除,食欲较以前明显增加。有效:消化不良症状部分解除, 食欲较以前有所增加。无效:症状较以前无减轻或加重。
1.4统计学方法:采用秩和检验。
2结果
两组治疗后疗效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
3讨论
FD病因和发病机制与多种因素有关,其中包括胃、十二指肠动力障碍、胃感觉异常、胃电节律紊乱、胃酸分泌异常、继发幽门螺杆菌(HP)感染和精神因素等,因此针对某一因素的治疗如抑酸或促胃动力治疗不能对大多数患者都有效。作者曾根据发病机理不同及分型,使用不同药物组合治疗FD 获得较高疗效[4],但治疗时间较长,患者服药品种多,很大程度上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构成相当高的医疗费用,如何使用较为低廉的费用,安全有效处理消化不良是消化专业工作者颇受关注的问题之一。毫米波作为新的医用物理因子,在医学上应用已有10多年,特别是近年来,在探讨治疗消化性溃疡作用机制和疗效方面在医学上引起广泛兴趣[5,6],但治疗FD尚少有报道。毫米波属非电离辐射,科学家通过毫米波在分子和细胞水平上及活生物体上进行照射等大量研究发现,毫米波频率与人体组织细胞固有振动频率接近,尽管使用的毫米波能量较低, 穿透皮肤组织的深度不足
参考文献: (略)
扫二维码用手机看
推荐阅读
- 毫米波治疗颈肩部软组织损伤疗效观察 2021.11.22
- 毫米波治疗烧伤瘢痕的疗效观察 2021.10.20
- 毫米波在治疗烧伤中的作用 2021.09.07
- 毫米波对支气管炎的疗效观察 2021.07.29
- 毫米波综合治疗支气管哮喘40例 2021.07.20
- 毫米波治疗消化性溃疡及机理的研究 2021.06.25
成都恒波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地址:成都市一环路东四段十号普生大厦七楼
销售热线:+86-28-84446318 +86-28-84432673
售后服务热线:400-6686-948 028-84446327
投诉电话:13808079011
E-mail:chinahbyj@163.com
版权所有:成都恒波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 蜀ICP备12006851号-1 |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编号:(川)-非经营性-2012-0010